姗姗来迟的2023年中总结
现在差不多块十一点了,但还算是早的了。
搁在平日,洗完澡大多都凌晨一点左右,我通常在这个时间点睡觉。
一个打工人维持自身,就像工具需要维修保养,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还是除却睡眠之外的时间。
比如做饭,进餐,打扫清洁,健身运动、歇息、洗漱等等。
如果想维持健康和体面, 维持自身的时间成本则是必须支付的。
2023年跟2022年相比,大概要宽松许多。
总体上,也没以往那么精进了。成了一个平庸的打工人。
倒不是说我只有在2023年才成了平庸的打工人。
这么讲吧,以前打工的时候,我的心思要么是在考试(考研、考博)、要么本身就是在念书(大学假期和研究生出来找的实习等),虽然我也是打工人,但是我有着双重身份,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错位,却给了我抽离的能力。
但后来慢慢的,我与打工人,与同事越来越接近,直到我感到我已经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抽离出来。是那份抽离感逐渐地消失了。工作对我来说变得那么重要,维系着我的生活和身份,已经失去了那份微妙的错位,我也失去了对平庸日常的回避。几乎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工作搞得郁郁寡欢。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因为我开始依赖工作,开始依赖工作定义下的我,甚至逐渐地让它去定义我的价值。在过往微妙的错位下,我理所当然地相信,我当然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可如今,我除了这个程序员的工作,还能有什么呢?
年初,三月份和五月份阳了两次。
五月底的体检还出了点问题。点醒了我不健康生活的警钟。
我也就是从6月份开始才不再那么肆无忌惮的生活、诸如暴饮暴食、饮料当水喝,从不运动,经常熬夜到三四点之类的。
有时候我很怀念大学时代,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时候,那时候真穷,可又是那么缥缈,不接地气,尽管现在后悔了,那时候要是就学编程(多么务实),现在恐怕都能再北京五环六环按揭买个住宅了。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完全没想过自己这个层次只能赶紧想着谋生,还天真的做着梦,在文艺小说、电影、哲学以及有朋友们厮混加上无穷无尽的想象中过活。
好吧这篇文章不会有层次感了看来。
春节结束后,二月份开始一直到4.13号(我查了自己在工作群的聊天记录)一直在忙工作,自己负责的项目在生产上总出问题…不断地救火,一直到4.13号凌晨我才解决了最核心的技术难题。从那以后,我就没遇到那种又紧急又难的项目上的问题了。
4月初兔兔来北京找工作了,不过由于北京竞争比较大,她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八月初回去了。
我妈在7月底辞去了小镇上厂里的工作,来我这儿看看我,也算是歇一阵子。两个人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经常说“恨不得现在就送你上火车回去”,完全不是我幻想中的那种和睦(我跟我妈关系很好),不过也让我发现自己确实不是个很好的人,想到早年被我伤害和绝交的故人,尤其是想到小Y,她经常说“你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你了 动不动就被你删好友了”。我的性格和脾气绝对不算那种好相处的人吧。也难怪我会孤独这么多年。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性格遗传,我父亲也是这种脾气。他的人生非常糟糕。
预计国庆节会送妈妈回去。
五月、六月主要在研究Flink(大数据处理相关的技术)相关事情。
七月和八月写了两个月的物联网项目(一个新的项目)方案。
9月份,也就是最近才开始继续做自己负责的项目。
其实我每天都会想不想干了。
但是我不做这个,几乎没法干别的挣到这个钱。
其实要是就这么硬着头皮干下去,我这一生会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上班族,一个打工人。不会有任何的出彩了。
因为我知道我对技术虽然擅长,但是我没有太大的热忱。而且也不是我兴趣所在。
因为我的性子喜欢钻研和思考,一根筋,程序员很需要这种特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能赚到钱让自己体面地活着”这条路上,大众认可的能力只有比较少的几种,而天赋正好长在这几种能力上的幸运儿是很少的。
所以大多数人不得不在自己没有天赋的路径上努力,这就是努力的普通人。
其实就我的兴趣和擅长来说,我的理想职业:程序员/技术员 科学家/学者 作家/小说家
我今天思考了一下我工作不愉快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有好几点。
内部因素:
我属于那种比较烂大街的内部程序员(就是不会去写微信、文心一言、滴滴打车、鸿蒙OS这种抛头露脸的软件),做公司业务系统,很难有什么成就感。就算解决很多问题,那也只是应用问题。我只是拿那些基础软件程序员(团队)们的作品(基础软件比如前面提到的flink,阿里巴巴开源的一个作品)组装业务系统罢了(不过这也比写crud好,写crud那真是纯纯的无聊,虽然写好也有技术深度)。
外部因素:
我是个外包程序员。意味着,诶。虽然以前也会说按时发钱就行,但其实,我还是有一点,怎么说呢,还是想做点事的(想依靠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活的精彩一点),都当外包了那就是纯纯的工具人了。说不好听点参加个技术大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哪个公司的。
当然这份工作的好处也很多,不然不至于我能干了快两年了。
但理性来说,我最多干到明年夏天,最多。
因为干这个真的没前途。虽然我还渴求前途是不是有点幼稚了?
有时候我也蛮想去写基础软件的。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是很适合。
即使以后从这个外包离职了,也许还是会找程序员的工作吧。
也许不会。
我现在做什么的动力都不太大(似乎在等待,等待自己哪一天突然蓄满动力似的……我马上就32岁了啊还在等待)。
眼下仔细思考,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契机。
我想读个软工的非全,然后去申请个计算机相关的博士。然后大概在37岁左右能去大厂做基础研发。
当然也可能只是一个幻想。因为考软工的非全其实也很难(对我来说)我最近学线性代数学不进去。学到伴随矩阵就忘了前面的行列式了。最无力感的时我对数学其实没啥兴趣。勉强学懂了也容易忘。算是一个拦路虎。
其实我真的太无能了,本来路径是存在的,不一定是跨越阶层,起码让自己生活好一点有一个好工作的路径还是存在的。但是我经常力有未逮。
冷静而理性的想想,每一步都很难。
但是我起码应该抱着一些乐观,起码我还能有想法不是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