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晚饭以及想去的几个城市
今天没吃晚饭,也不大觉得饿。也许我以后应该养成好好吃早饭和中饭,晚饭少吃或者不吃的生活方式;同时不要买外卖尽量自己做,我吃外卖吃了有五年了吧,感觉把自己吃废了。
这就必然要求我早睡,否则早饭是没法好好吃的。
养成习惯或许就好了吧
现在晚上十点了,写完这篇文章就睡。
以前的我几乎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多是最近七八年变胖了,可惜我的胖是不健康的胖,是营养过剩以及内分泌出问题的胖。
也是,以前不考虑健康是因为那时候主要是考虑生存。
好的一方面来说,前些年,尽管我过得不是很好,但物质生活还是过得很好的,不存在吃喝上舍不得的情况,最近两年就过得更安逸了(跟自己之前对比)……但也正是这种生活方式日积月累,现在敲响了警钟。体检出了一堆问题。
如果这么放任下去,也许十年后的我生存质量会变得非常糟糕。
以至于健康现在成了我非常关切的问题,我心里感到好笑,关注运动、营养和饮食在我读书的时候认为都是那些中产小布尔乔亚们生活中的话题,现在我自己竟然也不得不关注,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条件关注,我意思是倘若自己现在送外卖维生,恐怕也是力有未逮吧。
当然并不是说我是那个层次的人。我只是简单的涉及到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些片面。
吉首、云浮、凯里、都匀、兴义、梧州、泉州。
先列出这七个吧,其实已经有些贪婪了;但我希望能都去转转,最近两年内吧;
之前很有一股去鹤岗买便宜房子的冲动,但理性告诉我,目前在北京老实打工才是真的靠谱。虽然打工有时候受气又受累,每天郁郁寡欢,觉得虚度光阴;
但现在我的处境,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于发展,我所能想到的,几乎都需要钱来支撑,如果失业了我还能干嘛?
我想想都觉得伤感,因此我不能失业,因此我需要读一个非全的工作相关的研究生。希望能支撑自己打工赚钱到40岁。
40岁以后不是不计划而是鞭长莫及。
我有生活吗?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抛去外界的定义,我自己觉得生活就是:
有家人,有朋友(真的朋友,类似念书时中学时那种死党),有伴侣,有自己热衷且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做。当然还有美食与旅行。这一切的前提是有钱,没有钱一切都变味道。
如果我持续这种打工的日子,能维持住相对来说有钱这一个点。
美食与旅行也能维持;
但家人、朋友、伴侣、热衷的事情全部与我无关。
换言之,我打工,我能得到钱、美食、旅行,其他都得不到。需要付出自己的人生给别人。
我不打工,我的人生属于我自己,哪怕我在家种田,但我什么都得不到了(因为年龄在这儿,就算我有时间,也不会有朋友,也不会有伴侣,没有钱跟爸妈,尤其是跟我爸简直是仇人,也谈不上有家人),可能有的自由也只会褪色为“娜拉走后”的窘迫。
说到这儿有点暧昧起来,我种田谋生岂不也是把人生付给田地?这还不如把人生付给打工生活呢……
其实能有一半的满足已经很好了。
也许运气够好,够顺利的话,可能再过几年,就真的更接近自己的理想人生了。
但我以为真正的理想人生除了钱,核心一定只两个:人和事,就是说做自己热衷且能满足自我价值感的事情,以及和自己感情好的人在一起生活(可能只能是伴侣了,我这个年纪没法像中学时跟朋友在一起也觉得很充实开心,他们都结婚生子了)。
我认为后者,也就是找一个感情好的伴侣更难,而且难以计划。
以至于我心心念念的只剩下,能打工攒到一定的钱之后,一定要做自己热衷且能满足自我价值感的事情(是什么?我不知道,再不济得拿个博士学位来掩盖自己在才华上的平庸吧?)
我今天还有个感受,那就是以前老说什么上岸上岸,我觉得对于我而言,岸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海也是不存在的。我就生活在这里,谈不上岸也谈不上海。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