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明
轻度智力障碍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在与学业或工作相关的技能上存在局限性,社交方面可能显得不成熟,并且与他人的交流过于拘泥于现实。
又感冒了,好像自从2022年年底阳了以后到现在,抵抗力变得很差,除了有一次是自己作死冻感冒的,其他感冒或者是莫名其妙的“类似感冒的”这些问题,都是工位附近的同事传染给我的,主观判断,因为都是他们有症状两三天后我也出问题了,尽管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戴口罩,可是这种情况,戴口罩用处不大,或者说普通口罩或许只能防一下偶然经过的感染体(病人),要是跟感染体在一起呼吸,啥口罩用处都不大吧。
可以说生活很平静,也可以说这平静中隐藏着巨大的焦虑。
我想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倾诉一下这没日没夜笼罩着我的面无表情的日子,或者说孤独生活;
好像又有点不想写了,浪费时间,写出来有什么意思呢?
这几年我的表达欲就是这么没的,是的,懒得写了。好像很多年以前,我写作还天真的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一个有很多粉丝的大V什么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意识到,稀稀拉拉的共鸣者,很可能是跟我类似境遇的独居单身汉,或者生活一塌糊涂又性格怪异比我好不了多少的妹子。
以前,我幻想过以文会友,就好像这世上真有人看了我的文字会来拯救我似的。老实说,还真出现过,一个前任就是这么认识的。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谈不上来拯救我,客观来说,也只是一个想要恋爱的少女中意了我。概率很小,但也发生过。
我其实依赖性很强,年少的时候我觉得我会遇到我的“恩格斯”,嗯,欣赏我,资助我生活的恩格斯。也可能会遇到玛丽,很玛丽苏的一个人,幻想被他人改变自己的生活。
社会是公平的在于,只要活的够久,比如起码得到30岁吧?都是会被生活教育到接近到一些真相本身,打碎天真和无知的自我。
有点跑题。
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倾诉一下……
现在的我在为什么受苦呢?
债务?操蛋的厌倦了的上班?
都不是,是贫穷。
简单来说如果有一笔钱,我清偿债务后,手上能再剩下个十万八万的。我就会过得轻松一点。
十万八万有什么用?起码够现在的我省着过日子躺平两三年不上班。最重要的是,我也不可能一直无所事事,毕竟无所事事本身也无聊。
当然,主要矛盾消失了,次要矛盾就会上升为新主要矛盾,十万八万花完了,人还活着,该面临的问题还是要面临,无非是有几年好日子过缓一口气罢了,况且未必真的能缓一口气,焦虑感肯定还是有的。假如有几百万余钱。可能真的能极大的缓解焦虑,利于身心健康。但这种幻想有什么意义呢?
有时候我在想,能获得幸福感或许确实是一种能力,与人的处境无关。但我这种能力几乎没有。
但不可否认,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一定要多成功。比如这些人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很好,家境小康。身体健康,有很好的社会支持,或者能力超群,有真的好工作,好工作虽然占比不多,但绝对数量还是很多,乐观点说,或许有一个亿,十四分之一的人拥有好工作?
当然,我吧并没有能力去理解每个人的生活,有时候我看纪录片,我无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快乐,我也无法判断他选择这种人生的动机,体验,和感受。
比如如果有个人跟我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开家饭馆,做出很好吃的食物,靠这家饭馆谋生,虽然日子过得累很辛苦,但内心是满足和幸福。
那我就无法去理解这个人最真实的感受。因为如果放我自己身上,让我以做大厨谋生,我肯定很难受,受不了那个苦。
其实前一阵子,我发现一点差异,那就是心里苦与生理劳累与否没有直接关系。有时候很累,但心里却不觉得苦,有时候身体很轻松,但却觉得很压抑。
尽管适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吧。比如说,我想减肥,然后我主动在一个闲暇的傍晚,散步一两个小时,也会感到累,但心里是很轻松的。其实这样的例子应该有很多,很累的事情,做起来很开心。但是我现在的工作,其实既不累,也不难,但我很排斥,去上班就觉得压抑的要死。准确的说,从去年夏天开始,就极度厌倦和抵触了。但是因为欠债被人催得紧,一时半会单纯为了挣那个工资,煎熬着。
是啊,几乎每一天就是煎熬着。
首先工作本身,我是觉得厌倦,觉得没意义,写一些内部使用的垃圾软件,内心体验上跟我少年时代在流水线组装电脑没有丝毫的区别,其次,对工作环境氛围和同事,感到极度的抵触和排斥。只有一个搭档,我还能接受。如果他也走了,我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
我很容易情绪化,或者说我容易讨厌别人,深层次剖析,或许我一直社会化适应不良,我念书的时候就一直表现为游离于班集体,有些孤僻和偏激,被霸凌过。也许我有问题,也许我没问题,但无论如何,我就是这样的性情。
而且更要命的是,我的焦虑来自于更深的生存压力,即使按照计划三四个月,加上我真的能撑到七八月份辞职,问题并不会解决,因为生存艰难。我最多能休息一阵子缓一缓,但是坐吃山空岂不也是叫人崩溃?
我也不傻,我知道比我现在工作体验差劲待遇恶劣的工作远远多于更好的。
都不用去跟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蓝领体力劳动者比较,我自己之前那些公司。怎么说呢,普通人生存,其实就是个修罗场了。尽管不是所有人如此,但搵食艰难,普通人谁又不清楚呢?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好像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子过来了。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想辍学,忧虑着自己怎么生存,一个人在顶层的楼梯角落里,郁郁寡欢。多年以后,活血好点了,起码能挣钱养活自己尽管不怎么开心,但不至于总是靠朋友支援吃饭了。但似乎快乐还是很遥远。
我快乐过吗?
我想大概也有过觉得快乐吧,尽管内心生层打底的总是生存的焦虑,但也有过快乐的时候,稀稀拉拉的一些事情和时间点,不是很多。
啰嗦的列出一些吧;
1.我想把女人列在第一位,确实,性别男,爱好女。
主要就是两个场景,其一是跟漂亮女同学/女网友聊天,相对比较多一点;其二是单独出去玩的时候,这个,我觉得有意义的就一次,对方约的我,挽着我的胳膊在习习晚风的夜市逛,可惜人家对我失去兴趣也很快?
说起来很那啥,那就是,我没觉得自己跟很好看的女生谈过恋爱。当然也许是我确实品性一般,为啥这么说?因为我见过有知乎网友说,不是对方美,才爱对方;而是因为爱对方,才觉得对方婆美;
当然我以前主动追求过我觉得很好看的女生,不过人家看不上我。印象深的有三个,有过交集,但都没后续,遗憾的有一个情节,单纯是我太穷了,人家都约我元旦去她学校找她了,可惜我那时候一分钱都没有还欠债。不过即使去了应该也没什么下文吧?我就是这么没有自信。
这三个,按时间的先后来说,第一个可能还在西安,或许孩子都几个了,她给我的印象是很聪明,但很务实,明确要找经济条件好的男性。
第二个研究生时的同学,据室友说已经结婚了,在南京当老师。最初我们关系还不错,经常一起出去吃饭,散步,交流观点甚至是豆瓣日记……但她给我的是好人卡,仅限于此。
这个女生很打击过我,因为她是第一个直接告诉我,担心我没法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的女生。或者说担心我没法糊口,当时真是伤我自尊心呀。
我还跟朋友提过她, 朋友解释说,她的意思可能不是担心我自己无法养活自己,而是我支撑不起来一个在城市买房买车稳定生活的家庭。
现在看来她说的还挺对的,或许她确实对我有一定的洞察吧。哪怕现在,我也真的是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怎么能让自己在这个世上安顿余生。
第三个是豆瓣网友,现在估计她心理学研究生也毕业了吧,也许她去读博士了。我不知道,也没有勇气去知道。
哈哈哈,这么一总结,我心动的总是高学历聪明的漂亮女生。我真是不傻啊。
2.跟恋人、早年的朋友在一起
很遗憾我竟然把跟恋人在一起放在了第二位,跟朋友并列,是的,虽然放在第二位,但是在我心里的重量,曾经的恋人却是无比珍重的,我有时候会很怀念。我想最贴切的词是,温暖。是的,很温暖。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就是很难忘吧, 而上面说的那三位求而不得过的女生,其实现在在我心里早没有波澜了。
亲密关系真的很治愈,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太贪婪了,如果我能满足,不总想着漂亮又聪明的女人,其实我的初恋对我是最好的,就类似于就算我混不下去,可以吃软饭的那种,但那时候十七八岁,对未来的想象,太虚无缥缈了,就算时光倒流,我也难以把握。因为我如果忠于内心,我就没法忠于伴侣。当然,也许我太放任自己的内心了,我太肆无忌惮了。由着性子活着,就成了现在这样的光景。
然后,早年的那几个朋友,大多现在都是我的债主。在他们成为我的债主之前,我们一起深夜畅谈,也有潇洒不羁的时候。高谈阔论,挥斥方遒也只能是那时候跟好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的。现在呢,我欠他们钱还还不起,成了我心里的第一道负担,什么都回不去了。欠债其实是不好受的。这似乎是废话,但经历过才更懂这滋味吧。
什么是我的青春中欢快的时光呢?就是跟恋人或者跟友人,那些年的宴饮,欢聚,与推心置腹。当然那还有他们出钱请我吃饭。他们再金钱上给予过我,但我在金钱上没回报过他们。
3.一个很特别的场景。
某年寒假,我打寒假工结束的时候,回老家的火车上。
我总是忘不掉,那真的很平凡的一次,但是我却觉得是我很美好的一段感受。
当时我挣了几千块钱,对我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平时我都很穷,几百块钱吃饭都不够,总是捉襟见肘。然后我带着这些钱,在工厂的超时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辣条。提着袋子,背着书包,在回家的列车上,工厂的劳累已经成了卸下的重担,而肉眼可见的未来都是轻松,回家看我妈,好像就是那次回家给我妈买了个手机?然后见见朋友,请人吃饭。然后再优哉游哉的回学校,回学校更是轻松。总之,有钱,有闲,有一堆朋友,有书念。
我印象中很深的轻松感,就是那次坐火车回去的路上那种轻松感。
后来到现在看,十余年过去了,我好像没再体会到这种轻松感了。
话题收一收,我现在很难活的快乐,免于痛苦已经很不容易了,一般周五的下午和周六我就是这样好的心态,不痛苦,平静。但周末就有点焦虑了,因为周一要上班。人跟人不同,无论内在本身属性还是外在的条件配置,所以有时候很难比较分析,我就没发去问“为什么人家能踏踏实实上班一辈子,结婚养儿育女”,而我却选择了这样的游魂一样的生活。
而且我20岁的时候竟然觉得“彷徨无计、流离失所,整日里晨霜夜露、疲于奔命,既怕听父母的训诫,又担心世人的讥讽,时时刻刻心中慌乱不安,而常常孤枕难眠,这样的日子,倒是其味无穷”。
这就是叶公好龙,太天真了。
就好像一个文艺青年说“最理想的职业是客栈的店小二。《东邪西毒》沙漠小镇那种。如王家卫所言:“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是传奇,有酒神,有歌神,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故事在这里相遇。”居客来来往往,带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因编码。客栈将店小二的生活钉在不起眼的桌布上,远离江湖的喧嚣和世俗纷争;又可以提供一个最隐蔽又最真切的角落窥探尘世生活,触摸它的肌理。对于诗人而言,一所客栈已足够搭建起整个世界的微缩景观。”
我的妈呀,去当饭店服务员,只要不是出去就饿死,那日子干几天我就跑了。多残酷啊。而且我是真的干过服务员的。总是现实就是那么真实,未谙世事的时候说话就是那么轻飘。
我有点累了,收一收话题就不写了吧。
说宏大一点的事情,为什么我的苦闷很难化解呢。
熟悉考研尤其是考过研没考上的人,可能很多人都理解这种心结。十年前,我20几岁的时候名校情结,考了四年,考的精神错乱,欠了一屁股债,最终调剂。潦草的涂上了句号。
这个心结才是我内心真正巨大的阴影。悲观来说我也许此生都走不出来了。这跟我做什么工作无关,跟我做任何事情都无关。只要我活着,这个阴影就在内心深处,我没办法和解,就像一道伤口,一道疤痕在那里了,这个比喻其实不贴切,毕竟疤痕不会让人觉得不适了。
怎么才能让自己开心点呢?我不知道,最短浅的是想尽快辞职,缓一缓,逃避几天。写到这我甚至想后天去就辞职。
但实际上不行。
我从去年夏天开始几乎没周末都想辞职,真的好焦灼,又会好矫情。焦灼也是真的,矫情也是真的。
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有点行尸走肉,或者说真的就是行尸走肉的熬着日头。
也许内心隐隐约约觉得,起码撑到7月份下旬再辞职,会好过很多。现在就辞职,爽是爽了,但后面会更无力吧。我不知道怎么办,尽管我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但是真的有种作茧自缚自我煎熬的感觉,而且走不出来。我怀疑这种抑郁极大地损害了我的健康,让我变得不断虚弱。
就写到这里吧。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