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能无限期延长吗?
现在是凌晨十分,大概写到快一点,我就得睡了。
毕竟明天周五,还要上班。
自己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其实并不是在奋斗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因为自己工作比较墨迹,上班摸鱼,为了日报,只好下班回来搞点活。
这么说似乎不够严谨,上班为什么摸鱼呢?其实也不是摸鱼,应该在思考。
我已经两个月没写代码了,因为有个比较大的新项目,我承担了架构的角色,要写设计文档。不分在我的经验之外了,所以需要搜索资料,学习,消化,思考,才接着是出活。
我的感谢领导,这算是在培养我了,我能光明正大的在干中学,要知道在中小公司,码农难以有这样的机会。
好了一开篇就是工作的事,似乎有些无趣,因为我最近三年,生活中几乎只有工作。或者说,只有生存。只不过是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比较好(我自己觉得算是非常好了)一个男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只要不是特别笨,大概还是能做好工作的。准确的说,起码到目前没出过大问题。
大概两周前我搬了住处,不再租自如的房子,房租涨得有点不合适了,尽管不涨价的情况房租已经是同类最高价格。它要是不涨价,我几乎百分百会继续续租一年,毕竟八月份的北京搬住处那真是汗流浃背。
这次运气比较好,找了个同小区的房子,一个月比原来住自如还便宜了几百块。当然没什么服务了。宽带还是我自己装的。
工作,租房说完了,终于可以絮絮叨叨的随便写点东西。
有时候我觉得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因为有时候有些想法,不写,就如梦一样消散了。尽管写下来的思绪,过一阵子也会消失,但,毕竟留下痕迹,有时候还是能回过头来看到。另外写出来也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思考,或者用产品经理爱用的词“复盘”。
我其实觉得这些类型的词很庸俗,什么“痛点”、“对齐”之类的。当然这只是一家之感。
虽然这份工作我已经稳定的干了快两年,但我时常想辞职。两年对于本身就很稳的人来说似乎非常平常,对我来说,两年真的够久了,要知道很多年前,或者说刚本科毕业的那一年,我像个无头苍蝇,一年似乎换了五份工作还是六份?我记不清了。
为什么我经常还是想辞职呢?说起来好笑,因为我总觉得打工似乎在浪费生命。我觉得念书,念到博士,然后自己出去看看世界,创业,做艺术家之类的,才是正经事,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拿一份钱,去成为别人意志或者别人事业的容器与工具呢?这么说似乎有些狭隘,你说要是想做最好的建筑师或者医生,去医院或者建筑师事务所打工,那还算回事儿。
我之所以觉得很割裂,觉得很难受,就是因为我现在只是个工具人,为了生存而活着,以至于我都不愿意写写我的生活,因为没有生活啊。
以前念书的时候我还是很喜欢写点东西的,那是因为在为自己而学习,那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可以记录下来。
像现在干的工作,干两年失业了,那这段人生就完全作废了,人生没有连贯性,我顶多一句话就把这段人生,这段青春概括了,“当年为了还网贷,为了在大城市生存,做了几年程序员,给公司写软件?”
生存太现实了,念书的时候,我压根意识不到,所以会有很多天真烂漫的对人生的期许和规划。现在就是,没有钱就得受苦,就会活受罪,我爸妈老了,也许还需要我给他们钱花。这种很直观的感受,像一个很沉重的,不是像,就是一个很沉重的事情。
按我妈说的,我们这种人,就是当一个厨子,理发的,开挖机,搞水电安装什么的,为了生计,成一家人就很好很好了。差一点的就是普通打工下力气,做保安,进厂,上工地,送外卖之类的,受累的糊口养家。
无论说的对不对,她描述了她生存环境的现实。我却总想过,不说上流社会,起码也是中产家庭出身的孩子能够拥有人生经历。
气人的是,其实穷人家也有人过上这种生活,虽然少,但也有,相对常见的就是穷人家的超级学霸。为这事我很多时候怅惘自己高中时没有努力念书,还以为自己有艺术家天赋,能在闯荡社会中发迹呢,后来我才知道,我这种想法,不少混的不入流的人都有,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本质上都是想不劳而获吧。我还美化成什么“靠奇遇实现自己的野心”,而不是直面当年的努力学习的辛苦。
我之所以这么后悔,多年后我意识到我唯一擅长的也比较中规中矩的还真是读书做题考试这一套,毕竟真不是学习的料就不会后悔这个了。可是那时候我觉得学习好太庸俗,一点也不酷。感觉呆呆的,土土的。后来,好吧又是后来,我才知道那只是农村学霸有那种情况,城里中产阶级的学霸那是非常的潮流和体面。
诶,我少年时看了点小说,看了点将军、美人、英雄和革命家的故事,就想当个冒险家,中二得很,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后来无数次打脸。以至于自我洗脑都洗不下去了。混的太差了,选个P啊。或者说确实是天选之子,只不过上天选了十几亿国人,我排位好几亿位吧(也就是有几个亿的国服选手都比我更天选)。
为什么好久不写,一写就发牢骚呢?只是个志大才疏的人。
小时候很多人都想成为很厉害的人,只有一小部分成真了。
我的就没成真。而我年轻的时候还能欺骗自己,以后也许会成为厉害的人,现在30多了,还在为糊口生计消耗人生岁月。
我没看最近的电影,似乎叫孤注一掷?网上看到有句台词说: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吧。起码我问我妈这辈子甘心吗?这位农家老妇,笑哈哈的跟我说,有啥不甘心的,一辈子凑凑合合过来了。
哪有这么多人不甘心呢?
今天关注了一个知乎用户,他的签名吸引我了: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这种话一看就不是天赋型选手的路子,一点也不酷。可我能怎么办呢?
不知道自己在唠叨什么,只希望自己能永葆初心(想永远青春,但是额角头发没了,不年轻了),认真的,用力的过这一生。
题图《布拉格之恋》(略)
很多年前看过的,那时候我还是个瘦弱的男孩。现在已经口臭大肚腩。
一点了,睡吧。
孤独不是一个人住,孤独是没有能力让某人或某物成为我们的伴侣,它不是旷野中央独自矗立的树木,而是深深的树液和树皮之间的距离,是叶片和根须的距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