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总是有一个冲动,那就是辞职,然后出去做流浪汉,无拘无束。

这样的日子好枯燥,感觉不到活着的滋味。一周一周,一年一年。
人是为自己活着的吗?
不是,人总是作为别人的工具活着。

25岁的时候也这样抑郁,但那时候会觉得还有别的道路选择。
现在怎么觉得,有点绝望的感觉。
不过写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忽然有一点希冀,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一场梦。

这种日子,一直熬下去,三五年,生活会因为挣到钱而有所改变,首先是能清偿债务。
但我真的没有种,我熬不下去啊,为什么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生命要作为这种工具活着,而不是为自己活着?
无产阶级果然注定了这种命运的悲剧性。
熬到四十岁了,头发也秃了,人也暮气上来了,鸡巴也硬不起来了,谈恋爱都要被世人认为是包养小姐。

早知道现在这么苦,高中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努力学习,失去那三年,作为一个麻木的学习机器,能为以后的人生争取多大的腾挪空间啊,可惜我不懂事。

后悔也没什么用了。

但即使当时好好学习了,我会是另一个我吗?

难道那些985毕业的人过得都很幸福吗?
起码我认识的一些211的同学,过的日子跟我这没什么分别,也是有些抑郁的社畜。

要是真的做一个小职员活一辈子,我为何要在北京做这种民营企业的雇员呢?

因为都是平庸的,那一点钱,在北京这种城市有什么用?


晚上跟明明微信视频聊了很久,其实聊的什么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太焦虑,然后找个还算能说心里话的人,肆无忌惮的聊天,这感觉本身还不错。

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话,大概有这些。
其一,我现在的处境跟我18岁的时候处境差别不大,我指的是内心。都是那种不安与恐惧。
其二,现在的我确实没什么远大理想,如果我有钱的话,这种想象以前说过很多,我大概会四处旅行,但是也会腻,我会不停的和女孩约会,全国各处约会,只为找到一个还算称心如意的伴侣。
因为有钱,所以距离不再是问题。

我是个男人,我喜欢女人,带着自己喜欢的女人,我想她陪着我。甚至我觉得这个女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我中意的女人陪我活着。不仅仅是性,还有生活本身。

其三,我不可能一直旅行,我还想去名牌大学念书,我会花很多钱报培训班,补习班,买各种历年真题,年年考,考不上就考一辈子,反正不耽误我生活。

其四,我会开专栏写作,但我不会傻到炫富,大概就是一个散文作家,写自己的旅行日记也好,世间见闻也好,总之就是写,我也想有几百万粉丝,虽然我喜欢孤独,但我也希望自己能体会到被很多人知道,很多人认识的感觉。

其五,我不会无所事事,因为我害怕无所事事,写到这我感觉第三条似乎有些不必要,我为什么可望名校呢?我既然不是那种天赋厉害的人,也不是那种志向远大的英才,为何我要羡慕那名校的名声,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非常矛盾了。
这个矛盾其实我以前思考过,大概是因为我虽然没什么特别强烈的要成为厉害的优秀的人物的志气,但我还是不想体验太平庸的事物,普通的大学我觉得有些腻味了,不想再去体会。就觉得北大有种殿堂的感觉,尽管越过这个坎的人来说,北大也只是稀松平常的学校而已。但对于我来说,还是觉得他是一个灿烂的殿堂。

其六,我确实害怕40岁以后无事可做,成了赤贫,孤独老死的命运。我的工作对我来说是没有一点安全感的。说到这些,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了。
其七,读博士是为了避免这种命运。希望能有个做事的机会,而不是老了去做保安,做这些事情,让我感觉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
换言之,我的焦虑在于,我没有实现以前的理想也没有读博士,现在不得已不天天写代码,所以感到痛苦是吗?觉得越写会越不安。
而且我也没有遇到真爱。

我甚至没有遇到那种我中意的女人,也许完全中意的女人不存在是吗?

我真的是个平凡的人呀。
外貌党。

所以焦虑也没什么用,眼下做的事情还是得做,我现在不上班了,难道我就能实现目标吗?
我将会有更大的压力,回农村意味着我认识合适对象的机会就没了,种田就能让我觉得幸福吗?
风吹日晒土里刨食,也不好受吧。

标签: 出走

评论已关闭